7月18日,第三批“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試點城市名單公布,全國共有38個城市入選,河南省鄭州市、焦作市、漯河市和長垣縣等4市縣上榜。7月26日,鄭州市規劃局召開了“鄭州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新聞通氣會”,就相關問題與各新聞媒體進行了匯報和交流。
什么是“雙修”?
“生態修復 城市修補”又稱“雙修”。“生態修復”是指有計劃、有步驟地修復被破壞的山體、河流、濕地、植被,恢復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城市修補”的重點則是改進城市基礎設施條件、提高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并通過發掘和保護城市歷史文化和社會網絡,使城市功能體系及其承載的空間場所得到修復、彌補和完善。通過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實現城市有序有機更新。
示范先例
我國城市快速發展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也面臨各種城市病的困擾,如自然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惡化、生態退化、城市生活品質不高等。三亞作為其中一個的縮影,其身上蔓延的“城市病”,集中體現了過去30年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誤區和“通病”。探索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之路,三亞成為擺脫城市病頑疾的“轉換中的典型”。
通過“雙修”工作,三亞城市環境和風貌以及城市轉型發展都獲得了改善和提升。從城市環境來看,山體變綠了,海岸變美了,河水變清了,綠地增多了,環境改善了,違建拆除了,海綿見效了;從城市發展來看,通過系統改善城市的環境,助推了城市治理體系的完善,激發了城市治理能力的提高,促進了城市新經濟的萌生。
三亞城市“雙修”的成功,不僅在于有先進的理念,還在于實踐方法的得當。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和土人設計在三亞城市“雙修”試點工作中,除了提供“大腳革命”、“反規劃”和“海綿城市”理論指導外,還具體規劃了三亞的水系統總體規劃、東岸濕地公園設計、紅樹林公園、市民果園以及鳳凰路景觀等一系列重點工程,這些設計和實踐集中詮釋和驗證了生態文明理念和“大腳”美學的思想。比如,白鷺公園的生態修復,就是恢復健康水系統,使潮汐能進入公園內部水系,從而恢復紅樹林的生長;同時讓白鷺進城,營造了人與白鷺相攜而游的、具有時代氣息的浪漫場所。比如東岸濕地,通過建設綠色海綿,營造水上森林,恢復濕地生境并將生產性景觀引入,讓居民參與,成為后花園和自己的菜園,同時融入城市功能,打造成綜合性城市濕地公園。比如臨春嶺城市果園,讓果樹上街,即以臺地的種植形式,結合豐富、細致的種植設計,將果園種植、休閑游憩和高差處理巧妙融為一體,打造集山體修復、生態保育和城市休閑于一體的城市山體公園。
“雙修”對于鄭州的重要意義
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治理“城市病”、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途徑,是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標志。
鄭州是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將切實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加快老城區有機更新,是城市由外延擴張向存量規劃,從規模化建設轉向內涵式發展,實現鄭州城市轉型的實施途徑。
鄭州正在向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奮進,重要任務就是提升城市綜合服務能力,加快修復生態環境,構建城市生態系統;加快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增強綜合服務能力,推進老城區改造,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建設具有創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態智慧、開放包容的國家中心城市,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和推動力就是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
同時鄭州作為大都市區的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能夠形成符合中原地區城市建設實際需求的“雙修”模式,具有強有力的示范帶頭作用。
“雙修”之后鄭州會怎么變?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提出的打好“四張牌”要求,堅持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為總攬。生態修復,加強對鄭州市域范圍內水生態、林田生態、自然山體等的保護和修復,構架市域“山、河、田、城”的生態基地,劃定市域生態控制線,保障市域生態安全格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城市修補,加強對城市功能的完善、環境品質的提升和人文魅力的彰顯,為人們提供宜業宜居的現代化城市。
1.全面推進以五大生態系統為主體的生態鄭州建設:構建森林生態系統、構建濕地生態系統、構建流域生態系統、構建農田生態系統、構建城市生態系統。
2.加快形成以軌道交通建設為引領的公共交通體系:軌道交通建設、“公交都市”創建、市政交通工程建設。
3.大力推進以綜合承載力提升為抓手的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基礎設施更新改造。
4.切實加強以城市功能完善為重點的城市品質提升:推動城市設計全覆蓋、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引導舊城有序更新、加快智慧城市建設。
5.著力展示以地域歷史文化為特色的中原人文魅力:商都歷史文化片區、百年德化文化復興工程、二砂文化創意園、古滎大運河片區。
6.持續提升以標準化智慧化為手段的城市管理水平:戶外廣告 門頭匾額治理、強力整治衛生環境、強力推動支路背街整治。
鄭州近期“雙修”實施2017-2019年三年行動計劃,優先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可行區域作為實施重點。中遠期為2020年-2030年,系統性開展生態修復與城市修改全面工作。
近期重點建設的項目包括:東風渠上游(三全路-索須河)綜合整治工程、“兩河一渠”蓄水壩改建工程、鄭州市牛口峪引黃工程、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林業生態建設提升、城鎮周邊采煤塌陷重點治理工程、歷史遺留、責任人滅失礦山重點治理工程、重要交通沿線兩側可視范圍內重點治理工程、西三環北延、農業路快速化、東三環(107 輔道)、南三環東延二期、隴海路快速化、王新莊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管線切改工程、馬頭崗污水處理廠一期一級 A 升級改造工程、老舊小區整治、商都歷史文化片區項目、百年德化文化復興工程、二砂文化創意園、古滎大運河片區等。 (李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