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對外工程承包行業市場格局穩中有變,而“一帶一路”沿線無疑成為對外承包工程領域重要的增長點。
以下回顧去年對外工程承包行業的熱點新聞。
對外承包工程資格審批
和投(議)標核準取消
2017年3月21日,國務院決定取消“對外承包工程資格審批”,商務部先后出臺《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商務部令2017年第3號)和《關于做好對外承包工程資格審批取消后有關政策銜接工作的通知》(商辦合函〔2017〕390號),并會同國家相關部委修訂了《對外勞務合作風險處置備用金管理辦法(試行)》(商務部 財政部令2014年第2號)。
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取消后,有利于進一步調動企業對外承包工程的積極性。同時,也對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行業經營秩序等提出更高要求。新的形勢下,行業面臨經營主體不斷增多,競爭程度進一步加劇,企業能力良莠不齊等挑戰,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工作、及時規范行業經營秩序尤為重要。
根據2017年9月22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17〕46號),對外承包工程項目投標(議標)核準正式取消,企業在進行對外承包工程項目投(議)標前,無需取得政府主管部門核準,也無需取得駐外經商機構或相關行業組織的意見。
ENR國際排名公布
中企表現養眼
美國《工程新聞記錄》雜志(以下簡稱ENR)于2017年7月公布ENR國際工程設計企業225強最新榜單,22家中國內地企業入圍,相比2016年入圍數目增長1家。其中,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7位,以逐年上升的趨勢,不斷刷新中國工程設計企業的排名位次。
2017年8月,ENR發布國際承包商250強,65家中國內地企業入圍,上榜數量與去年持平;49家中國內地企業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強榜上有名,且包攬了前五位,在前十強企業中占據7席。值得關注的是,與250強企業整體國際營業收入逐年下降的趨勢不同,中企作為一個整體所獲得的國際工程承包總收入同比上升5.6%。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高峰論壇舉行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通過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聯合公報,形成了270多項成果。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主旨演講,并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中國首倡舉辦的“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會議,主題是“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由開幕式、領導人圓桌峰會、高級別會議三部分組成。包括29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內的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約1500名代表出席此次高峰論壇。
高峰論壇成果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一帶一路”建設進入新階段
據商務部數據統計,去年1至11月我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6201份,新簽合同額1135.2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4.1%,同比增長13.1%;完成營業額653.9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8.7%,同比增長6.1%。業務增速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此外,工程項目大型化趨勢明顯。10億美元以上項目達到28個。比如馬來西亞東部沿岸鐵路項目和印尼美加達衛星新城項目,合同金額雙雙突破100億美元;內蒙鐵路、中老鐵路等區域互聯互通項目積極推進;科倫坡港口城、吉布提港等項目建設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航程。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業務規模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
政策層面和行業組織也在持續助力。如國家標準委12月22日發布的《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要深化基礎設施標準化合作,支撐設施聯通網絡建設,推動5G、智慧城市等國家標準在沿線國家應用實施。此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18年關稅調整方案的通知》也在近日發布。根據這一通知,為促進“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區建設,中國將對原產于26個國家或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
2017年10月,中國建筑業協會聯合有關行業建設協會和部分大型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建筑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聯盟”以促進建筑業國際產能合作為宗旨,為我國廣大建筑業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共同開拓國際工程建設市場做出貢獻。
2017年10月1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國際投資爭端仲裁規則(試行)》開始施行,正文58條,包括六部分內容,附件包括《投資仲裁費用表》和《緊急仲裁員程序》,分別就仲裁案件收費方式及標準、緊急仲裁員程序的申請和受理等問題作出規定。填補了我國國際投資仲裁領域仲裁規則的空白,為我國企業提供解決與東道國投資爭端的制度化保障。
亞投行成立兩周年
投資運營穩步展開
2017年12月25日是亞投行成立兩周年。兩年來,亞投行成員擴至84個,除了成員擴展,投資運營也穩步展開。亞投行有關負責人透露,自正式開業運營以來,亞投行已在12個成員國開展了24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項目貸款總額42億美元,撬動了200多億美元的公共和私營部門資金。
截至目前,其投資的24個項目主要涉及能源、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等領域。根據亞投行官網介紹,24個項目分布在菲律賓、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印尼等國,內容涉及貧民窟改造、防洪、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公路/鄉村道路、寬帶、電力系統、地鐵建設等方面。
亞投行表示,可持續基礎設施、推動私營部門資本參與、跨境互聯互通被確定為亞投行今后開展項目投資三大戰略重點。
亞投行成立近兩年后,12月11日其公布首個對華項目,批準2.5億美元貸款,用于“北京空氣質量改善和煤改氣”項目。
中國交建75億人民幣
并購加拿大上市公司
中國交建于2017年10月27日發布公告稱,旗下中交國際在多倫多正式簽署了收購加拿大上市公司Aecon Group Inc.(以下簡稱Aecon)100%股權購買協議。收購對價為14.5億加元(折合人民幣約75.09億元),預計于2018年第一季度完成股權交割。最早起源于1877年的Aecon公司1987年在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在加拿大建筑工程企業中位列三甲。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基礎設施、能源工程、采礦基建(合同采礦)以及特許經營等四大板塊。
收購Aecon為中國交建全面進入北美市場贏得實質性突破,獲得北美業務立足和發展的重要平臺。收購完成后,中國交建與 Aecon 公司將在基建業務板塊形成業務協同,同時 Aecon公司在能源和采礦板塊工程領域的實力也將促進中國交建的業務拓展。
中國海外基礎設施
開發投資公司非洲總部成立
2017年4月,由多家業內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運營、設計企業共同參股設立的我國首個海外基礎設施開發平臺——中國海外基礎設施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非洲總部正式在南非第一大城市、經濟中心約翰內斯堡市掛牌成立。該公司的目標是逐步發展成為我國企業開展海外基礎設施投資最具影響力的“項目孵化平臺”,也將發展為中國企業開展國際基礎設施投資合作的“橋頭堡”。
中國海外基礎設施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是由國家開發銀行控股子公司中非發展基金牽頭,聯合中國葛洲壩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中國電信國際有限公司、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河北建投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業內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運營、設計企業共同設立,設計股本總規模5億美元,是目前我國第一家,也是全球范圍內資金規模最大專業從事海外基礎設施前期開發的企業。2016年9月,該公司在廣州舉辦的第二屆對非投資論壇上正式成立。經過7個月的籌備,該公司非洲總部正式掛牌成立。
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開工
12月21日,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儀式在泰國呵叻府巴沖縣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日致信表示祝賀。
中泰鐵路合作項目是泰國第一條標準軌高速鐵路,一期工程連接首都曼谷與東北部的呵叻府,全長253公里,設計最高時速250公里,二期工程則將把這條鐵路延伸至與老撾首都萬象一河之隔的廊開府,并實現與中老鐵路磨丁至萬象段的連接。該項目將進一步提升泰國在中南半島的交通樞紐地位,為泰國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并將惠及沿線各國,促進地區經濟共同發展。
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工程建設中,泰方企業不僅承建全部基礎工程,泰方工程技術人員還向中方學習基礎工程設計。二期工程則由泰方人員為主進行設計,項目完成后將在中方指導下由泰方技術人員運行維護。中泰鐵路是真正意義上的中泰合建,堪稱共建“一帶一路”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