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下午,由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承辦的“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熱點研討會”,在深圳市華強北圣廷苑春華廳成功舉辦。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兼施工圖審查分會會長王樹平,中國金屬結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哲,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會長陳星、秘書長王志鋼,上海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張樺(華建總裁)、常務副秘書長忻國華、助理戴順康、助理趙亮,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會長趙春山(華森董事長)、執行會長張大明(華森總經理)、副會長周棟良(奧意總經理)、副會長代表陸強(華藝副董事長)、副會長劉仁志(悉地副總裁)、秘書長李良勝,以及本市行業主管部門有關受邀代表,共計10余人,一并參加會議。會議主要圍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及其衍生話題,展開了充分交流和熱烈研討,取得了豐富的會議成果。
2018年7月4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同意上海、深圳市開展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試點的復函》(以下簡稱《復函》),顛覆了此前幾十年來“工程設計文件由設計企業編制”的常規社會認知,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設計行業惴惴不安、施工行業躍躍欲試、吃瓜行業莫名興奮。在本次座談會上,與會代表暢所欲言,群策群力,總體評價《復函》為“社會反響很大,工程設計行業短期內受沖擊不大,但應高度警醒”。會議概況及相關解讀如下:
(一)《復函》的發布,真切地體現了住建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要求,謀求改進工程建設組織方式,加快完善工程總承包相關制度規定,推進實施相關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企業負總責。為達此目標,確定由上海市和深圳市先行先試,即在為數不多的建設項目中,突破既有條框限制,創新開展“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試點。
(二)“工程總承包企業”,是指同時承接某建設項目設計業務和施工業務的、且具備施工資質或設計資質的建設類企業(注:此類企業并不要求具備所謂“總承包”資質)。按照現有法規要求,現實中的“工程總承包企業”,要么是具備施工資質的施工企業,要么是具備設計資質的設計企業。但鑒于具備設計資質的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系既有法律法規要求、也是國內歷來慣例,因此無須再專門發文號召“具備設計資質的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所以本次《復函》特別提出“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等同于默許不具備設計資質的施工企業可以“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簡稱“施工圖設計”)。
(三)顯而易見,如果《復函》確如上所述突破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則與現行《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質量管理條例》存在不一致性。屆時,作為本次試點工作執行層面的上海市和深圳市,如何在兼顧遵循既有法律法規的框架下開展試點工作、出臺相對穩妥的《復函》配套實施細則、切實保障試點工程建設質量安全和相關責任到位,將成為考驗自身行政智慧的一道現實性難題。關于施工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有與會者對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坦誠而強烈地表示懷疑并認為:顧名思義,設計企業的強項是“設計”,施工企業的強項是“施工”。設計企業若搞施工,極難強過施工企業;同理,施工企業若搞設計,也極難強過設計企業。也有與會者認為,我國設計企業和施工企業在慣例上要求分別設立,這其實蘊含了“權利制衡、彼此監督、相互制約”的制度設計思想,即避免二者聯手損害項目建設單位(業主)的利益。如今,若把設計和施工都交給一家企業完成,則陡增多種風險和隱患。還有與會者建議,對于試點項目的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至少應當要求其各個專業的設計人員,具備相應的注冊建筑師或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資格,以及一定年限的設計經歷;另在主要設計人“工程質量終身擔責”、提供工程責任保險和“責權利匹配”等方面,應當作出明確而強制的規定。
(四)為了配合試點上述“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創新舉措,也或許為了平息設計行業可能產生的困擾和不安,《復函》附帶要求“同步試點建筑師負責制,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不過,在本次會議討論中,與會代表提出一個關鍵話題——目前國內相關方面對于“建筑師負責制”中的何謂“建筑師”,看法并不一致。主流意見認為,此處“建筑師”系專指,即僅指就職于設計企業且具有設計圖簽署蓋章權的“注冊建筑師”(類同于香港和發達國家相關做法);但也有少數意見認為,此處“建筑師”系泛指,即只要屬于建筑學專業出身,他(她)無論就職于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造價、審圖或招投標代理等企業,也無論有無建筑工程設計經驗,都可以統稱為“建筑師”。此處到底是專指(前者),還是泛指(后者),《復函》并未明確,而這很快將會影響到“建筑師負責制”試點工作的精準實施。
(五)如果允許不具備設計資質的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那么在其編制的施工圖設計文件上,是否還要按照既有法律法規所要求的——加蓋設計單位出圖章和注冊執業設計人員注冊章及簽字?對此,《復函》似有所考慮,特別提出“試點城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試點項目的指導監督,嚴格實施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制度,監督有關試點單位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另按照住建部13號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審查機構應當對施工圖審查下列內容:……(四)勘察設計企業和注冊執業人員以及相關人員是否按規定在施工圖上加蓋相應的圖章和簽字”。至于試點城市到底如何嚴格施工圖審查管理,尚有待細化規則。
(六)提及施工圖審查工作,深圳市2018年7月9日出臺的《深圳市政府投資建設項目施工許可管理規定》,也引起社會各界和本次與會代表的廣泛關注。其第三十條規定:“建設單位可視項目建設情況自行決定是否委托第三方開展施工圖審查”。該條可能與下列規定存在一定的矛盾性:(1)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第十一條規定:“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審查批準的,不得使用”;(2)住建部13號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施工圖未經審查合格的,不得使用。從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監理等活動,以及實施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應當以審查合格的施工圖為依據”;(3)《復函》第三條要求:“試點城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試點項目的指導監督,嚴格實施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制度。”
據悉,上級住建管理部門已經獲知深圳市政府投資建設項目試圖淡化施工圖審查這一基本情況,并將可能針對深圳市今后建設項目施工圖設計文件質量,開展重點抽查/檢查。為此,特別提醒本市開展施工圖設計的企業,務必為自己出具的施工圖質量負全責;尤其是設計違反強條的,將遭重罰。實施施工圖審查制度,其實是國際發達國家或地區的通行慣例。而縱覽國內外建設工程中發生的重大人身傷亡事故,比如1986年新加坡新世界酒店垮塌事故、1999年重慶綦江大橋垮塌事故、2015年深圳光明滑坡事故和2017年北京大興火災事故,或多或少地均與缺乏施工圖審查把關存在關聯性。
(七)《復函》已發布,無論其最終試點結果如何,至少已清楚地表明行業主管部門對于建設行業(含勘察設計行業)的基本管理姿態和理念,也昭示了未來建設行業改革發展總體方向,即“逐步淡化企業資質管理、強化企業/個人業績及從業信用、凸顯個人注冊執業資格、縱向跨界作業可能成為常態”。作為勘察設計行業,唯有居“安”思危,擯棄幻象,切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錘煉員工多方面技能,審慎選擇最適合自身穩健發展的道路,或加強建設全產業鏈條研究、滲透和布局,或做精做專傳統設計行業相關細分領域,以在日趨紛雜洶涌的市場化改革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來源: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