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9月28日電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日前發布通知,由鄭州大學綜合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的《無機塑化微孔保溫板應用技術規程》已通過評審,并批準為河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今年10月1日起在全省施行。
此項標準的出臺,標志著由鄭州工大建材有限公司研發團隊研發的“無機塑化微孔保溫板”有望在全省推廣。
解決外墻保溫材料的“防火痛點”
那么,“無機塑化微孔保溫板”主要是干什么呢?
據介紹,對于保溫墻材來說,在滿足建筑物最高耐火安全等級的條件下,實現建筑節能高效保溫體系,這本身是一對技術矛盾體。對此,鄭州工大建材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趙振波、鄭州大學土木學院建筑材料專家、教授鄭娟榮,鄭州大學綜合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栗海玉三人組成的研發團隊,經過五年不懈攻關,攻克了“保溫和防火不能同時實現”的行業性難題。
去年年底,他們研發出的“無機塑化微孔保溫板”被國家建筑節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鑒定為:產品干密度小于130kg/m3,導熱系數小于0.047W/(m·K),抗壓強度大于0.4MPa,燃燒性能A級。也就是說,趙振波團隊經過五年多的努力,研發的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均高于國家現行行業標準要求,同時解決了國內節能建筑防火與保溫不能兼容的行業窘迫局面。
“物體燃燒需要有三個條件:火源,可燃物和供氧量。”趙振波說,供氧量無法控制,火源不好控制,“外來火源,電線漏電都可能成為火源,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保溫材料可燃性。”
地方標準出臺,助力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
對于不少在東區上班的鄭州市民來說,今年2月份綠地原盛國際辦公樓發生火災的事情,應該記憶猶新。
2月1日,河南省鄭州市綠地原盛國際辦公樓發生火災,經過1個多小時奮戰,火勢被控制,過火面積約2000平方米。下午3時許,鄭州消防部門通報稱,該次火災系保溫材料起火,暫未發現人員傷亡。
外墻保溫材料成為“導火索”,并非只在鄭州發生,也并非只是個案。據記者查詢,今年以來,我國高層建筑共發生火災5046起,直接財產損失超8000萬元。近10年來,全國共發生高層建筑火災3.1萬起,死亡474人,直接財產損失15.6億元。
2017年7月至12月,全國開展了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并把易燃可燃外墻保溫材料作為重點整治內容之首。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作為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體現之一,必須被提到重要議事日程。而離開了高質量的保溫外墻材料,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便成為一句空話。
對此,趙振波認為,河南地方標準《無機塑化微孔保溫板應用技術規程》的發布,標志著鄭州工大建材有限公司研發成果已在河南省內得到主管部門認可,并有望在全省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推廣使用,這將助力鄭州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趙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