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住建委發布 BIM 技術應用指導意見的通知。該通知提出了天津市 BIM 技術應用的主要目標、四大重點任務和五大保障措施。
津住建設〔2019〕2 號
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推廣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提高建筑業信息化水平,結合我市實際,我委研究制定了《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關于推進我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的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9 年 2 月 3 日
(此件主動公開)
天津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關于推進我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的指導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 19 號)、《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指導意見的通知》(建質函〔2015〕 159 號)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建委關于促進我市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津政辦函〔2017〕 114 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現就加快推進我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簡稱 BIM)的應用提出指導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發揮政策和技術標準引領作用,普及和深化 BIM 技術應用,提高工程項目全生命期各參與方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實現建筑業向信息化、工業化轉型升級。
二、基本原則
(一)政策引領,市場運作。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加快制定推動 BIM 技術應用政策、技術標準,培育供需市場,激發市場活力。發揮企業在 BIM 技術應用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工程項目全生命期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二)創新驅動,統籌推進。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集成創新并重,營造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重點培養一批具有一定創新研發能力的 BIM 技術服務企業、建筑企業和專業人才。加強 BIM 技術創新聯盟、行業協會、BIM 技術應用企業、軟件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協調互動,在集成創新基礎上,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BIM 應用軟件和平臺。
(三)示范先行,逐步普及。堅持試點示范和普及應用相結合,重點推進 BIM 技術在政府投資的大中型公共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中應用示范,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方法,帶動全行業的 BIM 應用。
三、主要目標
到 2020 年末,我市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 BIM 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
到 2020 年末,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報綠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綠色生態示范小區的新立項項目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集成應用 BIM 的項目比率達到 90%。
四、重點任務
(一)開展 BIM 應用示范(試點)工程建設。
2019 年 4 月 1 日起,新立項的政府投資的大中型建筑、申報綠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綠色生態示范小區在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集成應用 BIM 技術。
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地下綜合管廊、智慧城市、海綿城市、標志性建筑要率先開展 BIM 技術應用示范,總結經驗,形成示范效應。
力爭在 2020 年前,政府投資類項目和保障房項目全部實現 BIM 設計、審圖。
其他有條件的社會投資工程建設優先采用 BIM 技術。
(二)推進 BIM 應用技術體系建設。
在貫徹落實國家 BIM 技術相關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加快編制我市 BIM 技術應用、數據交換、模型交付、驗收歸檔等工程建設標準和應用指南,逐步建立 BIM 技術應用標準體系。出臺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服務和預算定額。
開展 BIM 應用技術研究,鼓勵企業承擔課題技術攻關,建立建筑信息模型構件資源庫,合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編制企業 BIM 應用技術標準,提升企業 BIM 技術應用能力。鼓勵有關協會、學會等社會團體和企業參與團體標準編制工作。
(三)加強 BIM 技術應用能力建設。
提升各參建方的 BIM 技術應用能力,引導建立基于 BIM 技術的協同管理平臺,實現基于 BIM 技術標準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傳遞和信息共享。建設單位要全面推行工程項目全生命期應用 BIM 技術;勘察單位要研究建立基于 BIM 的工程勘察流程和工作模式,提交基于 BIM 技術的巖土工程勘察成果,并做好與結構設計的協同工作;設計單位要研究建立協同設計工作模式,提交基于 BIM 技術的設計成果;施工企業要建立基于 BIM 技術的施工管理模式和協同工作機制;工程總承包企業要根據項目的過程需求和應用條件確定 BIM 應用內容,分階段開展 BIM 應用;運營維護單位要建立基于 BIM 應用的運營維護管理模式。
(四)構建適應 BIM 應用的監管模式。
完善政府監管方式,加強 BIM 相關技術標準實施的監管,探索建立基于 BIM 技術應用的工程項目招投標、施工圖審查、質量安全監督、工程驗收、檔案歸檔等環節的監管方式和工作制度,逐步將 BIM 融入到相關部門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提高協同工作效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和責任落實。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負責全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 BIM 技術的推廣和指導工作,組織 BIM 技術創新聯盟、行業協會、BIM 技術應用企業、軟件企業和科研院所等有關單位成立 BIM 技術專家委員會,并指導其開展技術政策研究、標準編制、宣貫培訓等工作,對 BIM 技術應用情況進行跟蹤引導,及時研究解決 BIM 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各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區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相關 BIM 技術應用配套政策和措施,明確責任部門,積極推進本區的 BIM 技術應用工作。
行業協會、BIM 技術創新聯盟要充分發揮行業自律和橋梁紐帶作用,搭建 BIM 技術服務和交流平臺,組織開展 BIM 技術應用培訓,促進 BIM 技術普及和推廣。
(二)建立配套推進措施。
對要求應用 BIM 技術的項目,按項目規模、投資額度和工程重要程度,建設單位應在合同中明確 BIM 技術應用要求、交付成果和相應的工作費用,把 BIM 技術應用列入預算。有關行業協會開展 BIM 技術應用市場化成本要素測算,引導行業有序競爭,加強行業自律。
(三)完善激勵機制。
完善本市建設工程評獎管理辦法。申報綠色建筑星級評定、裝配式建筑等級評價、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質量獎項的工程,應用 BIM 技術的給予優先評選并設置相應加分項。在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地下綜合管廊等示范項目中,把 BIM 技術應用作為評價內容。對推動 BIM 技術應用有突出貢獻的相關企業和人員在信用評價時給予加分。
(四)加強示范交流活動。
以試點示范工程項目為引導,組織觀摩和技術交流,建立BIM技術應用示范經驗交流平臺和機制。推動 BIM 技術創新聯盟舉辦京津冀 BIM 學術論壇常態化、高端化發展。鼓勵行業協會和企業積極開展 BIM 技術競賽和交流活動,分享 BIM 技術應用成果,促進行業創新發展,營造 BIM 技術應用的良好氛圍。通過各類媒體和相關行業協會,積極普及 BIM 技術知識,宣傳 BIM 技術有關政策、標準和應用情況,不斷提高社會認知度。
(五)強化專業人才培養。
以領軍人才隊伍和領導團隊建設為重點,加強全行業的人才培養。積極培養研發和應用 BIM 技術的人才隊伍,滿足 BIM 技術的全面推廣應用。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開展職業培訓、技術培訓等多層次的 BIM 技術應用教育培訓,在注冊執業資格人員和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中增加 BIM 技術應用課程。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