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鄭州市城市管理局、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到嵩縣養育溝村聯合開展“科技下鄉·助力鄉村振興”活動。本次活動是2021年“科技活動周”科普活動組成部分,受到養育溝村黨支部村委會、外出人員及村民代表的熱烈歡迎,經過考察交流和座談,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養育溝村是省協會和市政設計院2020年結對幫扶單位,已實現全面脫貧,正在實施鄉村振興發展規劃,按照習總書記“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要求,省協會與市政院持續開展幫扶活動,為養育溝村實現宜居宜業、發展生態旅游提供智力支撐。
“規劃引導、建設特色鮮明的生態旅游村,綠色發展、保留鄉村地域特色,城鄉融合、健全自身條件發展招商引資。這是專家組對養育溝村的建議”,這是專家組對養育溝村實施鄉村振興的建議和希望,對養育溝村鄉村振興發展構思及概念規劃也圍繞這一理念展開。活動伊始,市政設計院總工崔亞新介紹了活動內容及對鄉村振興的總體設想,市政設計院景觀規劃師王釗奇進行詳細匯報分項,省協會會長助理趙利杰對村莊發展旅游業如何打造特色競爭力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及借鑒案例。
專家組一行人對村子全線進行了調研走訪,專家組分別就農村污水排放技術方式及建設方案和林果種植、中草藥種植技術及市場銷售門路進行了詳細交流,對養育溝村發展生態旅游項目進行定位。
針對規劃構思中提到的發展設想,結合不同構思景點結合現狀條件逐個進行現場勘驗分析,對河道疏浚、水景打造、游玩設施建設、休閑場地營造等事項進行科學推敲。對旅游發展方式、民俗建設位置及招商引資事項也進行了實地調查交流。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村莊的發展主要靠產業、產業的引入需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及基礎條件,不管是招商引資還是發展鄉村旅游、特色民宿都需要先打好自身基礎,下一步養育溝村將結合規劃構思,先期謀劃健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民生活環境,為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奠定基礎。
養育溝村“一溝、一溪、一路”串聯起全長逾15公里的17個自然村,可謂是“一村三十里、養育千百人”,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同時養育溝村是嵩縣溝域經濟代表村,種植香菇、連翹、金銀花、核桃、香椿、山茱萸等特色農林產品,綠化覆蓋率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