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兩院院士、建筑學家吳良鏞的弟子。
他,曾被稱為“清華城市規劃博士書記”。
他,曾主持創建了國內第一家“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廣州市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
他就是王蒙徽,新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
住建部官網消息,5月31日,中央組織部鄧聲明副部長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宣布中央決定,王蒙徽同志任中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免去陳政高同志中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職務。
在此之前,他擔任遼寧省委副書記、沈陽市委書記,住建部部長陳政高也曾擔任過此職務。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從近期高官調整透視中央用人導向》文章指出,新任住建部黨組書記王蒙徽,是建筑學科班出身,長期從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執掌住建部,意在補齊城鎮化快速推進中的基礎設施短板。
從校園到地方:盡情施展才能
生于1960年的王蒙徽于1978年考入清華大學建筑系建筑學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建筑學家吳良鏞。畢業后留校工作,31歲成為副教授,擔任建筑學院院長助理、黨委副書記。
1993年,在時任海南省三亞市副市長江上舟的影響下,向學院提出了到地方掛職學習鍛煉的要求,番禺市副市長成為他掛職的第一個崗位。
1995年7月,任廣東省增城市副市長,他的身份也從掛職改為正式的任職。在這兩個縣級市,王蒙徽主要分管城建、城管、環保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
在這期間,恰逢小平“南巡”講話后珠三角地區新一輪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高潮,他深入當地各個領域,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理論聯系實踐,完善了兩市的城市規劃,主持了一批當地重點工程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工作,積極探索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中小城市健康、持續、協調發展之路,為提高當地的城市建設水平,改善城市環境和面貌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1998年3月后,王蒙徽調往廣州市建委、城市規劃局工作。2000年他主持創建了國內第一家“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廣州市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后來很多城市紛紛仿效成立了類似機構。作為第一任中心主任(兼任),在城市規劃編制方法體系、編制與實施管理相結合研究等方面,他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利用廣州行政區劃調整的契機,在全國率先開展廣州市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工作,戰略規劃強調高層次的戰略研究,從而在宏觀上真正實現對城市總體發展的引導和結構性控制,發揮城市規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宏觀調節控制作用,提高城市規劃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的適應性;同時也大大簡化了傳統城市總體規劃內容,使規劃的編制、協調、審批時間縮短,提高規劃運作的時效性,及時指導快速變化市場下的資源配置和建設活動。
廣州戰略規劃不僅在國內得到了眾多認可,更獲第46屆國際規劃大會頒發的“國際杰出范例獎”。2014年他曾接受《對話》采訪,回憶了規劃出臺的這些日子。當時,規劃的時間只有三個月,按照傳統規劃編制根本無法完成。王蒙徽借鑒新加坡、英國概念規劃,先后邀請多家大學規劃單位、全國專家研討、最后還在規劃過程中多次檢討,歷經四屆政府,最后圓滿成功。
2004年王蒙徽升任汕尾市長,時年44歲成為正廳級干部;2008年轉至廣東最年輕的地級市云浮擔任市委書記。任職廣東期間,他還用四年多完成清華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的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主政云浮期間,王蒙徽提出“云安”模式,使地處偏遠的云浮五獲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肯定。王蒙徽曾向媒體介紹,云安的做法是實行分類指導、分級確定職責,把該縣八個鎮劃分為優先發展區、重點發展區、開發與保護并重示范區,在經濟上建立稅收共享和財政保障機制,在政治上建立“不唯GDP論”的政績考核機制。
福建期間王蒙徽出席“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活動
2011年12月,51歲的王蒙徽跨省升任福建省副省長,成為副省級干部;2013年5月接班于偉國,出任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2014年,到任廈門不足一年的王蒙徽帶領決策層推出“廈門兩個一百年目標”,即到建黨100周年時建成美麗中國典范城市、到建國100周年時建成展示“中國夢”樣板城市。在吳良鏞等20多位專家的指導下,《美麗廈門戰略規劃》2014年出臺,提出了重點推進城市、產業與社會三大轉型。
2016年他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該雜志稱其為“清華城市規劃博士書記”。在采訪中,他道出自己三年來主政廈門的內心感觸,“城市是大家的城市,要讓各類人群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就要實現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歷史文化的傳承接續、社會發展的包容有序,要讓社會各個層級的人分享發展成果,與城市共存共榮。”
2016年8月,王蒙徽再次跨省交流,北上接班曾維出任遼寧省委常委、沈陽市委書記。同年12月的遼寧省委換屆中,王蒙徽當選省委副書記。
如今,王蒙徽調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這意味著日后他將為中國的住房和城鄉建設中發揮他專業的才能。
城市化、城鎮化思考:很多走在前頭
2013年12月,中央首次召開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2015年12月,時隔37年中央再次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兩次會議7常委全部出席,習近平主席在兩次會議上分別就當前城鎮化和城市發展的發展形勢做了重要講話。
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中,習近平指出,對事關城市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統推進各方面工作,規劃編制要接地氣,可邀請被規劃企事業單位、建設方、管理方參與其中,還應該邀請市民共同參與。
在廣州戰略規劃中,王蒙徽就是這么做的。王蒙徽曾總結稱,廣州的戰略規劃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規劃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從解決城市發展的主要矛盾入手,匯集了各方的智慧,真正做到了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形成了共識,遵循了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
對于習近平提出的推進規劃、建設、管理、戶籍等方面的改革,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要求。在廈門任職期間,他在全國率先探索了“多規合一”,《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就是“多規合一”施工圖。
“多規合一”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實現統籌發展的方法和手段。通過“多規合一”,整合空間職能,促進發展的整合和統籌;通過“多規合一”平臺,推進審批流程再造和政府職能轉變。
時任廈門市委書記王蒙徽在街道社區調研群眾生活
王蒙徽稱,通過建立“多規合一”的“一張圖”,實行“一個平臺協同管理”、“一張表格受理審批”,“一套機制保障運行”,解決了不同規劃打架問題,使統一的城市空間規劃體系得以形成,并使政府管理部門變被動審批為主動推送,大大縮減了建設項目審批時限,為政府職能的轉變打下了基礎。
同時在廈門期間他還重點推進城市、產業與社會三大轉型。王蒙徽認為,產業、城市、社會“三個轉型”是有機整體,需要統籌推進。產業是城市的基礎,一個城市沒有產業就無法生存發展。城市是產業轉型和發展的支撐,產業必須在城市中轉型和發展。產業和城市是一體的、融合的,必須相互配套、相互依托。產業和城市轉型與發展,最終目的是服務老百姓,是為了讓老百姓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更高的生活質量,有更強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形成更和諧的社會。
此外,對于城鎮化問題王蒙徽也有自己的思考。“要推進城鎮化健康穩妥發展,提高城市規劃的水平是放在首位的,這就要求我們無論是從規劃理論、規劃體系還是從工作方式上都需要適應國家發展大局的要求。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罵大街’的水平很高,但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高。‘抄西方’的水平很高,解決中國問題的能力不高?,F在的經濟條件、社會條件我們都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應該實實在在地與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努力尋找中國特色的城鎮化的路子。”
王蒙徽表示,在全國大力推進城鎮化,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城市規劃應該加強戰略思維、整體思維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