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預制房屋?
預制裝配式房屋即集成房屋是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來建造住宅,是將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然后運輸到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而建成的住宅,在歐美及日本被稱作產業化住宅或工業化住宅。預制裝配式房屋主要分為三大開發模式: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預制輕量鋼結構、預制集裝箱房屋。
預制房屋體系
開發模式一:預制混凝土結構房屋
萬科是國內住宅產業化的先行者,早在認知階段,萬科經過對國際上各種工廠化住宅體系的調研,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最終從輕鋼結構、木結構、預制混凝土結構三種住宅體系中選擇了預制混凝土結構住宅作為萬科工廠化住宅的發展方向。同時經過對歐洲、香港和日本三個地區的預制混凝土結構住宅的研究,最終發現日本的預制混凝土結構住宅技術最適合我國的情況。詳細>>
PC(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以預制混凝土構件為主要構件,經裝配、連接,結合部分現澆而形成的混凝土結構。PC構件是以構件加工單位工廠化制作而形成的成品混凝土構件。 最早提出PC住宅產業化行為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于二戰之后率先提出并實施的PC住宅產業化之路的。PC住宅具有高效節能、綠色環保、降低成本、提供住宅功能及性能等諸多優勢。在當今國際建筑領域PC項目的運用形式,各國和各地區均有所不同,在中國大陸地區尚屬開發、研究階段。
開發預制混凝土房屋的10大優點
1、它有利于提高質量,根治了外墻常有滲漏、裂縫的通病。
PC樓的外墻PC板是在工廠里預制的,門窗框是在澆PC板混凝土之前就安裝在鋼模中,這樣澆搗混凝土時框和混凝土可以很好的嚙合在一起,避免了易滲水的縫隙,滲水概率僅為萬分之一。
PC板的外墻面磚、窗框等已在工廠里做好,現場不需要外腳手架。局部打膠、涂料,僅用吊籃就可以進行,不占用總工期。就10-18層的樓而言,僅此一點就可節約工期3-4個月左右。
在將來全面推行產業化后,蓋房子、賣房子,就像去宜家采購,構件是標準的,結構是可以組合的,裝配是可以簡單完成的。由于PC在一定程度上是已完產品的拼裝、組合,管理也是輕松的,效果也是很棒的。
房地產行業是資金密集型企業,資金的周轉率、回收速度快非常重要。而PC樓由于建設速度快,竣工早,就能早日回籠資金。
實現PC樓后,由于瓷磚等在工廠里和混凝土牢固地粘結在一起,防止了“凍融”現象,基本杜絕了瓷磚脫落,PC產品能長久不衰、永葆“青春”。
由于產品在工廠預制,常規現場的門窗安裝等質量控制點的監控可減少,而且合同數量也減少,管理人員相對輕松,管理的項目數量和質量可以增加。
傳統作業是大量工人在施工現場,高空墜落、觸電、物體打擊等是事故頻發率最高前三項。而工廠化是把大量工地作業移到工廠,現場工人最大可減少89%,大大減少了現場安全事故發生率。
日本、美國建筑PC已達50%以上。我國目前每百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為1274噸標準煤,比美國高2.5倍,比日本高8.7倍。建造房屋大面積工廠化后,鋼模板等重復利用率提高,垃圾減少83%,材料損耗減少60%,建筑節能50%以上。
企業又好又快地持續發展,幾乎和創新是休戚與共的,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由于PC本身是一個創新工程,涉及設計、施工、材料、加工等都需要有一個和傳統做法不一樣的創新的思路、創新的管理。
若PC量大、設計標準化后,能極大的增加鋼摸板的周轉使用次數,從而大幅降低成本。再加上總包、加工廠、材料商等形成競爭,新工藝就很可能降低成本到25%了。
開發模式二:預制鋼結構房屋
關于輕鋼房屋
輕鋼房屋具有自重輕、跨度大、抗風抗震性能好,保溫隔熱、隔聲等各項指標卓越的特點,是一種高效、節能、環保、符合可持續發展方針的綠色建筑體系。適用于別墅、多層住宅、度假村、會所等民用建筑及建筑加層、屋頂平改坡、輕質內隔墻等。可預拼裝,墻體包括事先安裝好的外墻圍護、保溫和窗戶。屋架系統也可以預拼裝的形式提供給開發商,與傳統的建筑方式相比,大大縮短了工期。
集裝箱房屋建造的另類“開發商”
以集裝箱為基本模塊,采用制造模式,在工廠內以流水線制造完成各模塊的結構建造和內部裝修后再運輸到工程現場,按不同的用途與功能快速組合成風格各異的房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