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已經開展了工程總承包業務的設計院來說,有個現象是真實存在的——很多設計院在假裝做工程總承包!有多少設計院,雖然聲稱已經做工程總承包十幾年了(甚至有些設計院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做了),依然沒有合格的項目管理團隊?有多少設計院,雖然大大小小的總承包項目做了十幾個了,依然沒有規范的管理體系?有多少設計院,雖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做總承包,依然沒有利潤,甚至依然連賬都算不清?有多少設計院,雖然也在積極承接總承包項目,但項目中有多少“坑”需要填,心中卻沒有底?
一言蔽之,要人沒人、要管理沒管理!
為什么?
思想不統一是癥結所在!“工程總承包要不要做?”一直沒有定論,班子思想不統一;設計部門與總包部門的協調困難,部門思想不統一;職能部門轉型困難,中層干部思想不統一;項目現場員工嫌苦,想著回院里,員工思想不統一……,所有的這些“不統一”,最終導致了一個“統一”的結果——總包業務斷斷續續、總包人員進進出出、管理制度可執行可不執行、基礎數據或有或無。
那么,問題來了,那些“假裝在做工程總承包”業務的設計院的領導們,你們,要不要做工程總承包業務?如果答案是“YES”話,你可以繼續往下看,藥方如下:“三個不動搖”——堅持機構設置不動搖、堅持人才培養不動搖、堅持管理體系建設不動搖。
1
為什么要堅持機構設置不動搖?
組織機構是支撐企業戰略落地的骨架,我們見過太多設計院頻繁的調整組織結構,甚至就是因為某些人沒有地方擺而去調整部門的設置。每一次部門的調整,就是企業權責的再劃分與內部生態的再布局,與之配套的管理體系也面臨大幅的調整,若是調整的太頻繁,會將破壞這種平衡,人員與管理制度體系調整與組織調整沒有盡快的匹配,之前的能力建設會很快消失殆盡。所以,我們建議在明確總體戰略之下的組織設計確定后,最起碼要經歷2-3年的相對穩定期,充分進行人員及管理能力的建設。當然,中間的微調是可以的,但不能傷筋動骨、朝令夕改!在此過程中,如果人員不合適,只能壯士斷腕、“不換腦袋換位置”,而不是調整組織給他找位置!
2
為什么要堅持人才培養不動搖?
總承包業務與傳統設計業務雖然從本質上來說都是提供“服務”,但總承包業務對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設計院傳統上是“重技術輕管理”,設計人員愿意花精力在技術問題上摳細節,企業文化亦是如此。而總承包業務則更考驗企業管理能力,考驗的是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考驗的是項目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設計院轉型做總承包,必須要發揮“設計的龍頭作用”,要發揮設計優化的力量,所以,總承包項目管理人員主要還是需要由設計人員轉型而來。如何讓設計人員轉型做總承包,實踐來看,必須要以職業通道建設為基礎,系統構建覆蓋招聘、培訓、薪酬、績效體系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有效解決這些人員的“選、育、用、留”。
3
為什么堅持管理體系建設不動搖?
“項目干的好不好,關鍵看項目經理”這句話大家都在說,細思起來,這句話對也不對。對,是因為單個項目來看,確實項目團隊很重要,項目團隊能力往往是項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對,是因為既然是作為一項業務,而且是風險如此之大的一項業務,我們不可能夠將企業的命運寄托于幾個人手上,人畢竟是容易犯錯的。所以,凡是總承包業務開展的好的企業,無不重視管理體系建設,其目的就是要通過制度固化個人能力,將個人能力轉化為組織能力,做得好的,通過制度推廣,讓所有項目都得益;做得不好的,通過制度總結,讓所有項目都避免。
當然,說了這么多,總結來看就是四個詞:戰略、組織、人力資源及管理體系,老生常談,其實大家都在做,但是貴在系統策劃與堅持,只要堅持,我們就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做工程總承包。
作者丨胡建,來自上海攀成德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勘察設計前沿(psd-02)》原創編輯,已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