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
大家是不是都被河南的雨天給整懵了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陣雨
隨機切換
多少次以為天要放晴了
結果一出門
一陣冷風嗖嗖嗖~又下了!
小編夜觀天象
不對,是瞅了一眼天氣預報
果然,新一輪的降雨
正在趕來的路上
25日
全省大部分地區有陣雨、雷陣雨
其中東部、南部有大雨
部分地區有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
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連日的陰雨最鬧心的就要數農民朋友了!
眼看快要麥收了,
河南最近多地不是大雨就是小雨。
部分地區出現了小麥倒伏的情況,
種小麥的農民朋友,
真是心塞啊!
那么,小麥倒伏的原因是什么?
倒伏后怎么急救呢?
繼續往下看!!!
在小麥生育后期,若發生局部或大部分倒伏,小麥水分養分運輸受阻,嚴重影響小麥成熟,降低千粒重,造成減產。倒伏越早對產量影響越大。如抽穗期倒伏可減產30%-50%,灌漿期倒伏一般減產20%左右。
小麥倒伏的原因
1、氣候因素。
在小麥灌漿末期,如果有陰雨,伴隨陣風或大風,可使小麥大面積發生倒伏。
2、栽培措施不當。
如播量過大,返青起身期進行追肥澆水可導致基部節間拉長,減弱了抗倒能力。生產上,凡是在5月下旬澆了麥黃水的高產田,遇風后均會發生不同程度倒伏。
3、施肥原因。
施肥不當易引起倒伏。表現在2個方面:施基肥時氮、磷、鉀配比不合理,只重視氮磷肥,而輕視鉀肥和微肥;追施氮肥過多或追施時期不當。
4、病蟲害原因。
小麥紋枯病發生時,小麥根系發生腐爛,莖稈不同程度地壞死,遇到不利天氣,引起倒伏。
小麥倒伏后正確急救措施
1、小麥倒伏后不要人工扶直倒伏小麥。
當小麥倒伏后,其莖稈就由最旺盛的居間分生組織處向上生長,使倒伏的小麥抬起頭來并轉向直立,還能保持兩片功能葉進行光合作用,反之若人工扶直,則易損傷莖稈和根系,應讓其自然恢復生長,這樣可將減產損失降至最低。
2、小麥倒伏后要及時進行葉面噴肥。
倒伏后小麥植株抗逆力降低,應及時進行葉面噴肥進行營養補充,這樣可以起到小麥增強植株抗逆力、延長灌漿時間、穩定小麥粒重的作用。一般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200克加水50-60公斤進行葉面噴灑。
3、小麥倒伏后應加強病害的防治。
如果倒伏后沒有病害的發生,一般輕度倒伏對產量影響不大,重度倒伏也會有一定的收獲,但如不能控制病害的流行蔓延,則會“雪上加霜”,嚴重減產。及時防治倒伏后帶來的各種病蟲害,是減輕倒伏損失的一項關鍵性措施。
小麥倒伏表面上看來是由于疾風急雨所致。但究其根本原因,一是播種量過大;二是氣溫過高,麥田旺長,小麥抗倒伏能力減弱。
不過小編也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昨天下午,河南省氣象局針對“三夏”氣象情況進行了預報。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區冬小麥整體長勢良好,結合冬小麥灌漿進程和未來天氣預報,預計小麥的適宜收獲期將在5月28到6月15日期間。
5月21日至6月20日期間,全省溫度接近常年,小麥成熟前出現干熱風的可能性不大,期間東部 南部和西南部分地區降水偏多0-2成 其他地區偏少0-2成 (期間)間斷性降水比較多,“三夏”期間出現連陰雨的幾率相對較小 。
老天爺給點力,
希望咱大河南今年的麥收杠杠滴~!
河南交通廣播綜合自河南氣象局、網絡
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