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書的時候,總覺得考試題的各個選項都差不多,都挺對又好像都不對。
后來發現,生活里處處都是這樣的考題。買這個還是買那個?這樣做還是那樣做?
那些曾經困擾你的、讓你心里發毛的小問題,今天,終于要有答案了。
1. 早上先刷牙還是先喝水?
先起床。
學術界一直有爭論,目前的建議是只要記得刷,先刷牙和先喝水都可以。
2. 洗衣服用洗衣粉還是洗衣液?
選洗衣機。
從清潔能力來看,洗衣粉和洗衣液不相上下;而手洗時,洗衣液泡泡多、手感好,略占優勢。
3. 雞蛋用熱水煮還是冷水煮?
用鍋煮。
熱水煮得快但蛋殼容易裂,冷熱水對營養沒影響。
4. 晚上睡覺開窗還是關窗?
關鍵是你家住幾層?
關窗睡,不會缺氧;開窗睡,不會變面癱。
住低層的,關上吧,小心衣服被偷。
5. 身高隨爸爸還是隨媽媽?
7 分天注定,3 分靠打拼。
父母共同決定孩子約 70% 的身高,此外,飲食、睡眠、運動及心理,也會影響身高。
6. 洗臉用手還是用毛巾?
用洗面奶。
洗臉不是摩擦越大,洗得越干凈,洗面奶的使用很重要。
可以用手打濕臉,然后用毛巾及時擦干,各司其職。
7. 刷牙用冷水還是熱水?
不用水都沒問題。
合適的水溫就是進了嘴里,不覺得刺激。太冷或太熱,身體就不同意。
8. 西紅柿生吃還是熟吃?
用嘴吃。
生吃維生素 C 多,但加熱后只損失約 10%;做熟后番茄紅素好吸收,但生吃也不是不吸收。
做熟當菜吃,生著當水果吃,完美。
9. 洗澡用香皂還是沐浴液?
那得看幾個人洗。
香皂去污能力略強,沐浴液用起來更舒服。兩個都沒毛病,你喜歡哪個最重要。
10. 穿鞋時,穿襪子還是不穿襪子?
取決于鞋。
只要不是那種基本露腳的涼鞋,還是建議穿襪子,保護腳不受外傷。
11. 洗完臉擦干還是自然風干?
風干的是臉還是草原牛肉?
洗完就要及時擦干,自然風干會讓皮膚更干燥。
12. 米飯用熱水煮還是冷水煮?
用鍋煮。
雖說煮飯時間越長,營養流失越大,但煮飯水從冷變熱的幾分鐘里,營養損失很少,不用在意。
13. 睡覺向左好還是向右好?
閉眼睡好。
平躺是最推薦的睡姿,特殊人群可以選擇側睡,比如孕婦、容易反酸的人等。
14. 刷牙前沾水還是不沾水?
干刷的人就尷尬了。
沾水后泡沫更豐富,有助于清潔牙齒,不過一些美白、脫敏牙膏不建議沾水。
15. 拉肚子了,不吃東西好得快還是吃東西好得快?
是進食,不是禁食。
盡量少食多餐,吃熟不吃生。吃了,才有力氣繼續拉。
16. 床墊選軟的還是硬的?
瞌睡的時候都很好。
太軟太硬都不太好。好的床墊,一能全面支撐身體各部位;二能滿足各種姿勢;三是睡一覺起來,不會腰酸背痛。
17. 洗臉用熱水還是冷水?
干性皮膚多用冷水,油性皮膚多用熱水,敏感皮膚多用溫水。
18. 蛋白好還是蛋黃好?
有母雞就好。
蛋白和蛋黃營養略有差別,但都不差,都可以吃。
19. 沖馬桶時,蓋上馬桶蓋還是不用蓋?
按了沖水按鈕,不就走了嗎?
蓋上沖,確實更安全;不蓋上,問題也不大。
20. 蜂蜜用冷水沖還是用熱水沖?
沖泡的水溫對蜂蜜營養沒有任何影響。
就不說蜂蜜的營養本來就很有限了。
21. 魚刺卡了喉嚨,該吞飯還是該喝醋?
該喊救命。
比較淺的刺,試著用力咳出來;比較深的,馬上去醫院解決。
22. 扭傷了,冷敷還是熱敷?
扭傷 48 小時內,用毛巾包裹冰袋或用冰鎮礦泉水冰敷扭傷位置,不要熱敷。
23. 想要解渴,選熱水和涼水?
只要是干凈的水就行,記住喝水溫度不要超 65℃ ,過燙飲食容易誘發食管癌。
24. 蛋炒飯是先炒蛋還是先炒飯?
既不是……也不是……
炒之前先用蛋液把米飯拌勻,蛋液包裹飯粒,一起下鍋。
25. 菜心有營養還是菜幫菜葉有營養?
不好吃的地方也許更有營養。
蔬菜的主要營養在外層菜葉菜幫,而不是菜心。
26. 蘑菇是選干的還是選鮮的?
我的心中只有靈芝。
如果是炒、涮,新鮮的好吃;如果是燉、煮,干蘑菇有一定優勢。
27. 泡澡好還是淋浴好?
洗了就好。
28. 看完之后是點贊還是分享?
當然是先點贊,再分享!
來源:丁香醫生(DingXiangYi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