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原料藥檢出致癌物?
7月5日,歐盟藥品管理局(EMA)發布公告,稱中國一藥業公司生產的原料藥,被檢測出含有一種“N-亞硝基二甲胺”(NDMA)的致癌物雜質,決定對該原料藥展開評估調查,并要求召回采用該原料藥生產的纈沙坦制劑。
據世界衛生組織,NDMA被界定為2A類致癌物。
7月7日,華海藥業在公告中確實了此事,并表示公司作為纈沙坦原料藥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發現該情況后,公司立即停止了纈沙坦原料藥的商業生產,對庫存進行了單獨保存,暫停了所有供應。
7月9日,華海藥業再次發布公告對上述事件進展予以披露,表示目前EMA發布了召回公告,德國、意大利、芬蘭、奧地利、日本等多個國家相繼發布了召回公告。
據了解,此事一出,華海藥業的市值在短短兩個交易日里蒸發近60億元。事件不斷發酵,海外召回同時,國內也要召回!
7月13日,華海藥業公告,與國內相關客戶共同決定主動召回使用華海藥業纈沙坦原料藥生產的在國內上市的纈沙坦制劑產品。經檢測,公司銷售的國內纈沙坦原料藥也存在 NDMA 雜質。
7月15日,使用華海藥業纈沙坦原料藥的哈三聯發公告稱,公司決定主動召回使用華海藥業纈沙坦原料藥生產的纈沙坦分散片。
纈沙坦到底是什么藥?
資料顯示,纈沙坦主要用于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是主流降血壓藥物,以膠囊為主。該制劑屬于上市多年的經典藥物,目前并沒有發現特別異常的不良反應。而該藥物的主要原料就是纈沙坦化合物,為白色結晶或白色粉末。
目前我國尚有其余企業擁有10個國產纈沙坦原料藥生產批準文號,在制劑方面,纈沙坦片劑批準文號6個、膠囊13個、分散片6個。除了華海藥業,目前其他藥企供應的纈沙坦原料暫未爆出類似問題。
日前華海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主動召回在海外上市的、使用華海藥業纈沙坦原料藥的制劑產品。其公告表示,鑒于公司纈沙坦原料藥的未知雜質中發現極微量基因毒性雜質,從防范風險的角度考慮,對在海外上市的、使用華海纈沙坦原料藥的制劑產品,公司決定從藥房層面進行主動召回。因實施主動召回而產生的損失,公司目前尚無法準確預估,需視藥店存量數據而定。同時公司主動暫停海外市場的供應,可能會面臨因暫停供貨而引起的賠償損失。
此前,在華海藥業提供給歐洲市場的部分纈沙坦制劑的原料藥中,被意外發現亞硝基二甲胺雜質,歐洲藥品管理局發布了召回公告。
大范圍召回原料藥對公司業績影響有多大?“我們正積極應對處理中。纈沙坦原料藥暫停發貨會對半年度原料藥銷售產生一定影響。具體對當期業績影響到什么程度還需要進一步評估。”華海藥業有關負責人如此回復稱。
國內藥企受波及,有的忙召回有的忙撇清
眾同行也受到此事件波及。上市公司哈三聯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主動召回使用華海藥業纈沙坦原料藥生產的纈沙坦分散片產品,其纈沙坦分散片的確是在國內銷售,目前已在著手召回;千金藥業昨日也立馬“撇清”,其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旗下降壓藥纈沙坦膠囊的原料藥不由華海藥業提供,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
華海藥業是哈三聯的三家纈沙坦原料藥供應商之一,該公司將對召回產品進行亞硝基二甲胺雜質檢測,本次召回不涉及其他供應商供應的原料藥生產的纈沙坦分散片及公司的其他產品。
華海藥業對雜質亞硝基二甲胺的描述是“該雜質含有基因毒性”。公開資料顯示,亞硝基二甲胺可能對肝、腎有影響,甚至可能誘發肺癌和肝癌。
日前,廣州日報記者采訪了本土某知名藥企一位科研帶頭人,其就大眾最為關心的“萬一服用了此藥會怎樣”進行了解釋。他表示,根據2017年世衛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亞硝基二甲胺屬于2A類致癌物,是歐洲藥品管理局重點檢查和排除的基因毒性物質。
該降壓藥久經市場考驗
根據相關行業指導原則,人每日攝入基因毒性雜質應控制在1.5微克以內。“大劑量服用肯定會有毒性,但華海纈沙坦中測出是微量,對于長期微量服用是否有毒性暫時還沒有數據和結論。”其認為,這類物質的量非常低,不足以產生有些報道所說的嚴重后果,如果超過規定量了,只是對人體影響的可能性會增大,不意味一定產生損害。
用慣了這類降壓藥的患者有沒必要換藥?他表示,纈沙坦制劑上市多年,屬于非常成熟的產品,目前并沒有特別異常的不良反應發生,如果排除掉是涉事產品的話,市面產品安全可信。
對此類有毒雜質是如何進入藥物中的,該專家介紹說,在原料藥、制劑生產過程中加以嚴格把關,包括對生產工藝改進優化、相關檢測手段一起跟上、儲存條件嚴格控制等,亞硝基二甲胺的量是完全可控的。其進一步解釋說,這類雜質原本就是極其少量的,是在原料藥合成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必須控制含量低于1/10萬以內,不排除是因企業沒有嚴格把關所致。
作為國內原料藥的龍頭之一,華海藥業是我國最早布局制劑海外市場的企業,其光是在美國的制劑銷售收入就估測超過10億元。而這次事件再次說明國內藥企要想賺穩妥錢,還得經得起工藝關考驗這一事實。
一次“硬傷”對行業可能產生深遠影響
“一次過不了關不但會給自身眾多出口和內銷產品蒙上陰影,甚至會牽連到其他的原料藥企業。”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認為,藥品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一次“硬傷”對行業都可能產生深遠影響。
5款中藥注射劑被“點名”增禁忌說明
中藥注射劑也在遭遇多事之秋。兩個月內,國家藥監總局先后要求5款中藥注射劑對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禁忌”等項進行修訂。“修訂說明書既是根據臨床不良反應報告反饋進行的修正,也是出于對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用藥安全考慮。”對此,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國家對中藥注射劑的態度——其安全性、有效性有待提高,使用人群范疇也應該適當收窄。
據了解,這5款注射劑分別為清開靈注射劑、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干)、丹參注射劑、雙黃連注射劑和柴胡注射液。備受關注的是,藥監局明確要求,其中有的要增加“新生兒、嬰幼兒、孕婦禁用”提示,有的要注明“4周歲及以下兒童、孕婦禁用”,有的則要直接標注“兒童禁用”。
藥監局表示,有關產品的生產企業必須按照說明書修訂要求提出修訂說明書的補充申請,并在一定時限內報省級食藥監部門備案,同時在補充申請備案后6個月內對已出廠的藥品說明書及標簽予以更換。
來源:健康時報、中國網、中國證券網、廣州日報
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