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人體的縮影,中醫講“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于耳,所以人體某一臟腑和部位發生病變時,可通過經絡反應到耳廓相應點上。經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理臟腑,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們的每只耳朵上,分布著91個穴位(據《耳穴名稱與部位的國家標準方案》),全身器官組織在這里都有特定反射區。當軀體有病變時,往往會在耳朵相應部位反應出來。相傳,乾隆養生的方法之一就是每天早上起來搓耳朵。
每天堅持按摩耳朵10分鐘,有利于五臟六腑及全身的氣血循環,氣血通暢了,病痛就少了。
這樣揉耳朵,作用更佳
耳窩是耳朵的中心區,五臟六腑對應的耳穴都在耳窩里,對耳窩里的各點進行刺激能調和五臟。
耳垂一帶,是耳朵的頭面區,這一區域的耳穴與人的頭腦、面頰關系密切,經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養顏、醒神健腦。
耳屏就是耳朵前的小凸起,拎耳屏可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耳廓外緣的耳穴主要對應于人的四肢。長期揉耳廓外緣,可以使四肢強健。
耳背上有一條溝叫降壓溝,它對應人體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當于捏脊,可以調暢全身的氣血。
在對耳朵的各個區域進行了一遍按摩之后,還要搓一次全耳。這樣可以使在先前按摩中獲益的部位氣機更加順暢,通達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