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示范項目規范管理中,針對前三批PPP示范項目進行分類處置,各省市共173個PPP示范項目存在問題。其中,30個PPP示范項目退出示范項目且退出項目庫,54個項目調出PPP示范項目清單,89個項目被要求限期整改。
PPP示范項目在引導規范運作、帶動區域發展、推動行業破冰、推廣經驗模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進一步強化PPP示范項目規范管理,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近日,財政部印發《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規范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但從近期核查情況看,部分示范項目存在進展緩慢、執行走樣等問題。
此次示范項目規范管理中,針對前三批PPP示范項目進行分類處置,各省市共173個PPP示范項目存在問題。其中,30個PPP示范項目退出示范項目且退出項目庫,54個項目調出PPP示范項目清單,89個項目被要求限期整改。
根據財政部公布清退原因顯示,PPP項目被調出示范項目清單的原因主要包括:
項目調整:因實施方案調整、名稱變更、內容變化、邊界條件發生實質性變化等;
項目終止:因涉及信息安全問題、項目拆遷困難、設計環境問題、環保問題等終止;
項目執行困境:因項目融資未落實、無適宜運營方、財政支出壓力大或已經轉為政府投資模式實施。
根據數據顯示,甘肅省退庫PPP示范項目數量最多,共11個,退庫PPP示范項目總投資額最高,為312.73億元;遼寧省退庫PPP示范項目僅1個,但該項目投資額較大為296.69億元。交通運輸行業退庫PPP示范項目總投資額最高,為1118.67億元;市政工程領域退庫PPP示范項目數量最多,共31個。
此外,河南省有19個示范項目存在問題,3個項目退庫,16個項目被限期整改,整改原因多是運作不規范,未按規定開展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分別是:
《通知》明確,對核查存在問題的173個示范項目分類進行處置 :
將不再繼續采用PPP模式實施的包頭市立體交通綜合樞紐及綜合旅游公路等30個項目,調出示范項目名單,并清退出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以下簡稱項目庫)。
將尚未完成社會資本方采購或項目實施發生重大變化的北京市豐臺區河西第三水廠等54個項目,調出示范項目名單,保留在項目庫,繼續采用PPP模式實施。
對于運作模式不規范、采購程序不嚴謹、簽約主體存在瑕疵的89個項目,請有關省級財政部門會同有關方面抓緊督促整改,于6月底前完成。逾期仍不符合相關要求的,調出示范項目名單或清退出項目庫。
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妥善做好退庫項目后續處置工作:對于尚未啟動采購程序的項目,調整完善后擬再次采用PPP模式實施的,應當充分做好前期論證,按規定辦理入庫手續;無法繼續采用PPP模式實施的,應當終止實施或采取其他合規方式繼續推進。
對于已進入采購程序或已落地實施的項目,應當針對核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做到合法合規;終止實施的,應當依據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通過友好協商或法律救濟途徑妥善解決,切實維護各方合法權益。
《通知》要求,對核查存在的問題要引以為戒,加強項目規范管理。按國家有關規定認真履行項目前期工作程序,規范開展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
堅持政企分開原則,加強PPP項目合同簽約主體合規性審查,國有企業或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不得代表政府方簽署PPP項目合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不得作為社會資本方。
切實強化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通過PPP綜合信息平臺及時、準確、完整、充分披露示范項目關鍵信息;加強監測,及時更新PPP項目運行情況;建立健全咨詢服務績效考核和投訴問責機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落實示范項目管理責任,強化示范項目動態管理,開展示范項目定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