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重慶的區域龍頭地位凸顯。近年來,重慶GDP增速在全國一直名列前茅。保稅區、國家級新區的建設,又讓重慶獲得了多項先行先試的政策機遇。再加上長江經濟帶建設和一帶一路兩大國家戰略機遇的助力,重慶躋身區域性中心城市毫無爭議。
成都同樣目標高遠。該市“十三五”的目標是,基本建成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初步建成國際性區域中心城市。目前,成都市的GDP在西部副省級城市中率先突破萬億元大關。在國務院今年11月批復的《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中,成都的發展定位已從原來的“西南地區的科技、金融、商貿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升級為“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鄭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011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發展。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提升鄭州作為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發揮洛陽區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開放型城市群。
武漢、南昌、長沙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三大核心城市。今年4月批復實施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長江中游城市群正式定位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增長極、中西部新型城鎮化先行區、內陸開放合作示范區和“兩型”社會建設引領區。《規劃》明確提出,要強化武漢、長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
哈爾濱、長春是哈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振興東北和中俄合作的大背景下,哈長城市群注定將迎來一系列的政策傾斜。今年12月,哈爾濱新區順利獲批設立,成為全國第16個國家級新區,這被視為決策層力挺東北的又一舉措。
西安則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西安具有在新一輪發展中趕超先進城市的潛能和優勢。
城市群規劃過多則濫?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5個城市群未必就是中西部城市群的全部。
按方創琳此前的表述,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未來中國可能需要打造20個城市群。除了被寫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8個城市群,山東半島、遼中南、海峽西岸、江淮、北部灣、天山北坡、呼包鄂榆、晉中、寧夏沿黃、蘭西、滇中和黔中都可能打造城市群。
方創琳認為,未來天山北坡城市群、寧夏沿黃城市群、蘭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都將有望納入到中西部城市群建設中,但目前這些城市群發展還比較弱。
如果這些設想最終被采納,那相關的核心城市也有望得到區域中心城市的光環。
不少規劃專家的擔憂是,城市群規劃過多則濫。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規劃院院長沈遲澎湃新聞透露,曾有個別省市做規劃時,劃定設立6個城市群,簡直胡扯。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認為,城市群需要建立在多個城市的基礎上(面積和人口規模都要大),城市相互之間地理空間要臨近,單位面積的城市聯系度要密切,相關產業要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