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設計院來說,在學習和推進BIM技術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來自于傳統,一般傳統的設計流程和方法對新的技術是有所抗拒的,而在推進此項技術過程中的學習、探索又不可避免的會帶來短暫的、低效的、甚至無效的過程,這些都是必要的代價。而一旦克服了這些困難,新技術帶來的效益也是顯著的。
1 設計院利用BIM技術所能 解決的問題
1.1 從一個項目的整個設計周期來看,每個階段所關注的重點不一樣,解決的問題也不一樣
方案設計:使用BIM技術能進行造型、體量和空間分析外,還可以同時進行能耗分析和建造成本分析等,使得初期方案決策更具有科學性;初步設計:利用模型信息進行能耗、結構、聲學、熱工、日照等分析,進行各種干涉檢查和規范檢查,以及進行工程量統計;施工圖:各種平面、里面、剖面圖紙和統計報表都能從BIM模型中獲取。
1.2 從設計工作流程以及重心來講,專業間的協同和設計的重心也不一樣
設計協同:設計有上十個甚至幾十個專業需要協調,包括設計計劃,互提資料、校對審核、版本控制等,特別是空間關系的表現,二維圖紙無法直觀的表達出多個專業間的碰撞關系,而BIM技術能更直觀更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問題而導致的返工;
設計工作重心前移:目前設計師50%以上的工作量用在施工圖階段,然而BIM技術可以幫助設計師把主要工作放到方案和初步設計階段,從而發揮出設計師應有的技術和水平,減輕繁重而又無太高技術含量的施工圖出圖工作。
2 全面開展BIM技術綜合 應用研究所需具備的條件
2.1 明確BIM設計目標
當前的目標應該定位在為施工圖設計服務,關注方案及方案調整、性能分析、施工圖圖面可視化表達,以主體工程三維幾何信息為基本屬性,包括以構件實體為基本單元的對象幾何尺寸、空間位置和構件實體間空間關系,以及工程項目類型名稱、用途、建設單位等項目的基本工程信息,這些信息可用于項目整個生命周期。
2.2 明確BIM設計技術路線
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來講,通過到兄弟設計院和有關BIM技術軟件公司等單位調研、學習后,經綜合研討,軟從件、硬件配置計劃和預算方面,選用AUTODESK平臺,主要軟件有Revit、Navisworks、Civil 3d、AIW、Inventor等,這幾款軟件足以滿足我院BIM技術發展初期的需要。
計算機配置要求為可供三維設計用的高端PC圖形工作站,包括個人設計用、模型整合及復雜碰撞檢查用、協同工作服務器三類。同時,可配置一定量的iPad用于移動終端的方案展示。
2.3 明確BIM團隊人員組成
在BIM起步階段,由于BIM項目是高度協作的項目,因此同傳統的項目的人力資源搭配相比也有一定的要求。從調研的結果來看,主要分兩種類型。第一種是針對具體專業的專業人員組織的專業內的BIM小組,另外一種就是從各單位抽調一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成立一個BIM技術綜合應用的團隊。我院選擇的是后一種團隊組成形式。
2.4 要有配套的機制
從信息化角度來看,BIM技術應用一定是全員的,否則不可能很好地發揮其作用。如果只是某一個專業使用,發揮不了作用。所以要考慮建立一個好的激勵機制,讓大家把智慧都貢獻到企業的知識庫里來。雖然現在前期的技術研究還只是投入,但是有了激勵機制,就可以鼓勵大家去創新,從長遠利益來看,對企業效益的增加是肯定的。
3 設計院在BIM技術研究初期 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
3.1 在BIM技術研究的初期,大部分設計院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觀念問題,傳統設計采用二維,而BIM用三維的平臺,由于不適應,所以有的設計人員不愛轉平臺;
?。?)商業軟件不太匹配,好多工作不能在一個平臺上協作,影響了應用;
?。?)標準體系尚未健全,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新標準;
?。?)人才培養要跟上。
3.2 要解決設計院在BIM技術綜合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應當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BIM還是一個新事物,在使用過程當中允許出錯,這是技術創新中的付出,要堅定地走下去;
(2)作為設計院應當關注除了為設計企業提高質量、提高效率之外,還能為業主帶來哪些;
(3)BIM技術應用應當在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在項目的建設管理過程和運營過程當中。設計院的BIM技術應用跟施工單位、各供應商都有很多結合的地方。目前國外一些設計企業在建模階段就邀請施工方介入,共同研究如何節省空間、時間、材料,這是一種很好的模式,值得我們借鑒。
此外,BIM技術的推進還需要行業的推動。設計單位間發展不均衡,推進BIM應用需要具備一定條件,需要花很大的代價,但這是行業發展的趨勢,需要企業管理層下決心。
目前設計院對BIM的認識還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把BIM技術作為追加設計費的一種手段。希望通過BIM的應用取得更多的設計投入。事實上,眼光應該越過當前的階段,關注后BIM時代的設計院發展。
在BIM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初期階段,除了提高設計水平,BIM技術還可以在許多方面對設計單位做出貢獻:BIM模型中所帶的的工程信息,可以清晰地體現各專業的工作量,為工作量考核提供依據,提高管理水平;在BIM的應用過程中,積累了企業整體知識庫,把專業技術人員自己的知識轉變為大家的知識,這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從傳統業務來看,70%的工作量是重復的。通過BIM模型的復用,可以使業務成本降低,提升企業利潤率。
由此可見,設計院可以通過BIM技術的應用,提升設計能力、管理水平、提高市場效率、開發新的業務領域,從這個意義上說,設計院將是BIM技術的最大的受益者。
本文來源于鴻業同行BIM,作者陳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