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韓國首爾市政府推行了一項計劃,即在京釜高速公路上修建一座生態(tài)步行橋,步行橋將作為2030年首爾公園綠地計劃的重要一環(huán),同時它也將在野生動物保護中作為野生動物的漫游路線,通過這種交通與生態(tài)的結合為市民創(chuàng)造便利。
首爾市政府專家對這個大賽提出了幾點設想:它必須是具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結構,應當與一般橋梁的結構形式不同,必須呈現出“設計與自然和諧,體現審美價值”的一體化設計,“生態(tài)與步行交通共存”和“新的結構嘗試”。
為確保此次賽事的順利進行,首爾市政府不僅聘請了業(yè)內眾多專家擔當評委,而且還拿出了不菲的獎金。
獎 賞
第一名:贏得設計合同;
第二名:20,000,000韓元(約合人民幣121,994元);
第三名:15,000,000韓元(約合人民幣91,495元);
第四名:10,000,000韓元(約合人民幣60,997元);
第五名:5,000,000韓元(約合人民幣30,498元);
截至目前,此次比賽評選已經全部結束,官方公布了獲獎作品,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這些獲獎作品,看看他們都有哪些地方吸引到了你。
01
第一名:KILD-Ivane Ksnelashvili(立陶宛)
此次國際競賽,榮獲第一名的是來自立陶宛的年輕設計師Ivane Ksnelashvili。KILD建筑事務基于一個簡單而純粹的概念提出:重新找回曾經存在的空間結構,具體設計讓人聯想到南部斜坡中斷的山峰umyeon和maljukgeori公園。
“橋梁的景觀是對韓式花園自然、不拘小節(jié)、簡單且不受約束特征的呼應”,獲獎團隊解釋道,“整個鏈接結構的建筑語言呼應了傳統韓式花園庭院中自然的韻律,以此來讓人群享受周邊花園景色。”
這座生態(tài)橋著重打造了內部的觀賞體驗,其傾向一邊的連接方式減少了風力影響,并讓更多區(qū)域直接接受太陽光照射,因此行人路過的時候能夠體會到穿梭于山邊的空間感。在橋上,行人可以縱覽全景也可以觀察局部細節(jié)。
為了優(yōu)先保護動物棲息以及活動場地,設計團隊保有了原來的山峰,以此來創(chuàng)造出零人類打擾的區(qū)域。橋梁的結構性斜坡幫助保有了原來的山景。山間走道以人類和野生動物的關系區(qū)分不同的山景立面,使其形成了一個柔美的波浪形結構中心,并以此形成交通循環(huán)和休息的場所,同時還成為了整個設施最關鍵的一部分。
該橋梁設計長度為120米,占地約為2600平方米。
02
第二名:??? ???? ??(韓國)
03
第三名:???????????(韓國)
04
第四名:PARKKIM(韓國)
05
第五名:Aleksandar Jankovic(塞爾維亞)
(本文轉載自道路瞭望,原文標題為《京釜高速創(chuàng)意生態(tài)橋 設計也可以成為一種藝術》;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